学院现有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印地语、泰语等五个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五个专业均为本科第一批招生专业。日语、阿拉伯语专业已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常年聘请外籍教师9人,教学设备先进,资料齐全,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在2004年全国教学评估中成绩为优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在校本科生 1410名,研究生79人。本院日语专业是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日语学科是西安外国语大学重点学科,东语学院是目前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日语教育基地、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单位。
学院从1982年开始,先后与日本京都府立大学、福井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关西外国语大学、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大阪经济大学、北陆大学、铃鹿国际大学、松山东云女子大学、浜松大学、长冈大学、韩国培材大学、仁济大学、首尔女子大学、翰林大学、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达露伊漫大学等22所大学建立友好校际交流关系。 2007年与日本国际观光振兴机构建立了研修实习协议。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和80多名学生赴这些学校进修、学习、研修实习。
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始终把培养具有强烈爱国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格健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扎实,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丰富,语言交际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教学成绩得了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近3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他们主要活跃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外事、外贸、旅游、金融、合资企业等各个行业,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学院领导
副院长:马福德(主持工作)
书记:孙立坚
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日语
朝鲜语
阿拉伯语
印地语
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1.科研项目申报及立项
本年度共10项科研项目获得立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专项科研、重点基地各1项)2项,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6项。
(1)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项:
基于话语礼貌理论的日语敬语教学方略研究(毋育新)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1项:
基于语料库实证分析的中日复合动词对比研究(陈曦)
(3)教育厅科研项目立项2项:
汉语视角下的日语外来词(孙逊)
日文汉字读音研究(张升余)
(4)校级项目立项6项(重点1项,一般5项)
《现代日语例句词典》编译(重点项目) | 孙敦夫 |
空缺理论视阈下的日汉误译现象研究 | 周小臣 |
关于中韩语言中隐喻的对比研究-以动物为中心 | 刘同清 |
基于,二语习得,的泰语量词习得偏误研究 | 邱晓霞 |
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学习者语料库的构建 | 高建斌 |
从小说,《戈丹》,看种姓制度下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 | 陈泽华 |
2.学术专著及核心期刊论文
本年度日语专业共出版学术专著2部。共发表CSSCI源刊论文6篇(其中孙敦夫2篇;张升余、毋育新、徐靖各1篇),核心期刊4篇。
2011年出版学术专著一览表
移动与空间 | 徐靖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1 |
语序类型论与介词理论 | 孙金秋 | 韩国宝库社 | 2011 |
3.科研获奖
本年度共有5人获科研奖。1人获2011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人获2011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人获西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毋育新 | 日汉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孙敦夫 | 日语“体”的研究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
吴少华 | 语言的背后——,夏目漱石,《明暗》,分析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
徐,靖 | “移动样态动词+,处所宾语,”的语义功能 | 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
孙,逊 | 中日词汇交流研究 | 西安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4.科研先进个人及科研集体申报工作
本年度东语学院积极申报了校级科研先进个人及科研先进集体的申报。虽未获奖,但3人入围科研先进个人评选,东语学院入围科研集体评选。
5.学术讲座等
本年度共有6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日语语言梯队共举办学术讲座4次。有力地活跃了东语学院的科研气氛。[1]
学校收费较高 饮食和卫生保健管理欠佳 但师资力量还不错 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的 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做了 远离市区 很不错 平日很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