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理念领先——不断优化素质成长的环境
历史之根越深,教育硕果越优。“教育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让学校教育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合乎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并以此升华、创新办学理念。”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特别是近年,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用素质教育统揽教学,用德育贯穿教学,用研究性学习激活教学,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覆盖教学全过程。
“德为智之本,成才先成人”的育人原则,在师生教学互动中贯穿始终。“兴趣生智能,活动出真知”的育人经验,成为学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少儿足球队、舞蹈队、美术小组及鼓号队的活动富有特色频频获奖,西安教育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学校开设了文化艺术长廊,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都具教育功能。特别是开展的“古诗词诵读”这一特色活动,以唐诗宋词元曲、古文名句精选为主要内容,坚持每日全校“五分钟古诗文诵读”,让学生直面经典,“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近年来,相继在全校开展了“美德相伴,童心飞扬——让德育焕发生命的活力”“‘百花园’系列教育”“人文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寻找雷锋身影,感情雷锋品质,树立少年新形象”“知荣辱、树班风、促学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民族魂,弘扬爱国志”“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主题教育“与奥运同行”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文明的校风。
第二、人才兴校——用爱心和智慧启迪学生
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校”的战略,采取引进和培养并重的方针,不断壮大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制订和实施一整套师资培训的规划和制度。“用爱心和智慧托起学生的明天”是学校每个教师执着的心愿。“用爱心感染爱心,用智慧点燃智慧”的情境教育,充满各科课堂。学校科研之风浓厚,各科教研组内外的沟通、探究、分享、启发思维,积累智慧,开拓解决课改问题的思路。在承接民族精华文化的同时,学校重视培养孩子的第二外语能力,开启了学生与世界对话的第一步。坚持每周三的英语早读,英语教师跟班辅导,积极聘请外教深入课堂一线,为师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积极探索英语情景化教学,给师生以英语文化的熏陶,让英语气息盈满校园。
学校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实施创新教育的载体。采取走出去——听名家名师讲课,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经验,请进来——请专家、教授做“研究性学习“的讲座,近距离请教。”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搭起了科学、务实、活泼、高效的课程平台,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立人为本——培养终身相伴的美好心灵与勤奋上进的意志
学校确立按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促其在各自学科脱颖而出,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把每个学生引导到放飞自己理想的空间,步入各自有出息的人生道路,不拘一格育人才。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学校狠抓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感素质、智力素质、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的培养,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和精神境界上下大功夫。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觉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性潜能。并结合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学科实践,注意历练学生的情操、意志、品行。同时为健康心理营造先进文化氛围、健全活动阵地、开设谈心咨询、拓展交流沟通的途径。完善并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聘请教育专家定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辅导,为广大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信息。